通过多阅读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审美和鉴赏能力,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来提升作文的表现力,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现代诗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现代诗作文篇1
在网络流行词“精致”热度还未消减时,“土味文化”借助短视频浪潮的兴起成功登上“十大新文化现象”榜单。一时间,“土味”席卷网络。在人人追求精致的精致时代,“土味”为何为精致者所追捧呢?
土味视频走向大众,是审美碰撞中和的结果。在当代追求“大雅”的审美下,土味视频无疑是扛着“大俗”的旗号逆流而上,而今有些土味视频甚至红遍大江南北。不得不说,大俗或大雅都是艺术的呈现方式。但在激烈的审美碰撞中,大俗、大雅的审美也在不断中和。在这个过程中,土味视频里粗俗的元素逐渐消退,而大众也看腻了精致造作的内容,更加追求真实的纯粹。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就不单是洒“狗血”或“白雪”的现场了,如今的土味视频诞生在双方的碰撞中和之中:土而不俗,赢在差异化。
土味视频的内容无疑是创作者最真实的乡野生活日常,无论是“抓皮皮虾”,还是“我和我家猪的日常”,都是乡村生活最真实最淳朴的样子。乡镇农村的创作者将城市人所见不到的生活方式和乡间美景展现出来,收获了城市人异常热烈的欢迎。可见,土味视频的“土”并非是审美的粗俗,而是“土”在返璞归真,“土”在创作者用心、真诚的态度。
这样来看,淳朴的土味视频在这个精致的时代的盛行就不难理解了——在巨大的经济生存压力下的城市人心中,回归传统文化中“桃花源”情结作为一颗早已深埋的种子不停地抽枝生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土味视频中或山明水净或歌转莺啼的多姿风情便成了城市人心中的“桃花源”,越来越多的人对“桃花源”中的乡野生活燃起了满心的憧憬与向往。“城里的人想到城外去,城外的人想冲到城里来。”这样便有了城市人想要逃离大城市,奔赴“桃花源”的强烈冲动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兴起的土味视频正契合他们了“逃离大城市,奔赴桃花源”的叙事狂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网络走进山间田野,这使得以土味视频为代表的土味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融合中蓬勃发展,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内容创作领域风向标。当然,土味创作也必然权衡雅俗之争:要包容不同的审美需求,也要在保持自己特色中调整发展趋势。
土味视频兴起的背后,是都市人的“桃花源”情结,是来自都市圈对桃花源的憧憬。精致的都市间竟洋溢着对土味桃花源的妄想,不禁让人感慨:有没有一种生活雅俗共赏、情节起伏跌宕令所有的人向往?
写现代诗作文篇2
我的奶奶今年65岁了。可别以为她只会溜溜弯、打打太极;也别认为她不懂时尚;更不要以老人眼光看待她。要是你不信呀,就听我说说奶奶的后现代生活。
以前奶奶身上穿的衣服都很旧了,爸爸妈妈要给她买新的,她总是拒绝说:“好好的衣服,扔了多可惜。你们就是不懂节约。”以前奶奶我们都建议奶奶去跳广场舞,奶奶总说:“那些都是年轻人的事,我一个老太太跳什么呀。”以前爸爸给她买了一个手机,她用了几天就放在那不用了。现在的奶奶和以前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呀。
一天,我去奶奶家吃饭。突然眼前一亮,奶奶手里竟然拿着ipone6s,看着我睁得像灯泡一样的眼睛,张的能塞进一个苹果的嘴巴,奶奶忍俊不禁,忙拉着我说:“怎么?只能你们紧跟时尚呀?”我迫不及待地玩起奶奶的新手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奶奶手机里的应用可真多呀,什么切水果、淘宝、微信……奶奶说:“我现在玩得可熟呢!”我不禁感叹呀:“这真和以前的奶奶大不一样呀!”玩着玩着,手机突然来了一条信息,这时奶奶过来了,笑着拿过手机打开微信对着手机发了一条语音信息:“哦,老李呀,下午广场舞的音乐和视频我已经下载好了……”“还会下载音乐和视频!”我心里不禁自愧不如奶奶的学习能力。
吃完饭,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忽然门铃响了。奶奶迫不及待地打开门,笑呵呵地说:“网购的衣服终于到了!”当我正沉浸在奶奶的淘宝购物车里的新玩意时。奶奶又拿出了一个话筒,我正疑惑奶奶要干嘛?只见奶奶打开手机里的一个叫“抖音”的app,开始有模有样地唱起了她最爱的京剧,手机屏幕里不时跳出鼓掌、加油的字幕。看着“青春洋溢”的奶奶,我们都不禁佩服起来。
看着奶奶这精彩的“后现代”生活,我不禁感叹道,现在国家现在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呀!
写现代诗作文篇3
话说当年织女被王母娘娘押回天宫去,只能在七夕那天才能与牛郎相会。织女不想再受相思之苦了,再三哭求母后,终于得到准许,可以在凡间和牛郎生活。
织女背着大包小包来到凡间时,牛郎早已带着一双儿女在门口等候。突然,嫦娥蹦了出来,她对织女说:“你一定熬夜上网抢车票了吧!现在是春运时节,玉皇火车站都挤满了人呢!”织女点点头。
嫦娥说:“王母娘娘派我来给你们做向导,给你们安排了一个城市里的房屋,你们不用去挤那间乡间小屋了。跟我走吧!”
出了火车站,一条漂亮的柏油马路呈现在眼前。牛郎披上神牛皮,想飞过马路,忽然一个奇怪的东西从他脚下驶过,差点把牛郎身上的神牛皮吹走了。牛郎问嫦娥:“那是什么怪物,在乡下我都没见过,竟比我飞得还快!”
嫦娥笑着答道:“那是汽车!现在人们出行都用上汽车了,我也有一辆宝马牌汽车呢!”
过了马路,嫦娥带着牛郎织女继续走着。突然,嫦娥停下了脚步,眼前是一幢高楼。她对牛郎织女说:“你们的房间就在这幢楼里,跟我进去吧!”
织女径直朝门走去。嫦娥本想拦住她,可惜晚了一步。眼看织女就要撞上了,谁知门竟自动开了。嫦娥解释道:“这是自动门,人来了,门会自动打开!”织女和牛郎听了赞不绝口,那一双儿女更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进了大楼,嫦娥按下电梯,把牛郎织女一家拉了进去。织女不解地问:“我们为什么要到这个‘铁盒子’里来?”“这是电梯,它能把我们送到指定的楼层。”
出电梯后,嫦娥把他们带到王母娘娘安排的房屋。进门后,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他们惊讶:房间内金碧辉煌,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墙壁上贴着彩色的壁纸,天花板上挂着亮闪闪的水晶灯,桌上摆放着漂亮的水晶杯,窗旁束着雍容华贵的窗帘……
织女不禁感叹:“现在时代变了,科技发达了啊!不努力都跟不上形势了!”
写现代诗作文篇4
近日,几名大学生举牌呼吁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这一行为,再次将中西方文化交战的问题推向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那么对于现代西方文化,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怎么应对呢?是拒不接受,一味排斥,还是海纳百川,全盘吸收呢?
我认为两者都是一种极端,有些片面。拒不接受是一种固步自封,一种排外封闭保守思想的体现,而全盘吸收,则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我们忘本。对此,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才真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首先,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是无可否认的。华夏文明有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老子,孔子,孟子等众多的优秀思想慢慢汇聚在一起,并互相影响,最终成为了指导中国人言行和心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文化的影响下,中华儿女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伟人。感动中国中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大爱至深的体现呢?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拥有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必要,我们绝不能将其置之不理。
但现在到了21世纪,世界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外来文化也渗透到了我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不少年轻人追求新奇,过起了洋节,却忘记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而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中华文化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闭关锁国。清朝闭关锁国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不与飞速发展的外界交流就会落后,我们不应该从保护文化程度的角度排外保守。虽然初衷很好,可会好心办坏事,反而误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那么面对冲击力如此强大的外来文化,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相信自己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不会比那些外来文化差,只有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才有底气与外来文化交流,我们才不会因外来文化的部分优点而丢掉我们自己的东西。其次,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所作所为固然不可取,但我们同样不能过分开放。中华民族历来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外来文化,这才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与包容精神。包容,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面对错误的事情,包容则一定是不利于我们发展的。
当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社会土壤,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只有能够抓住机遇并且有能力迎接挑战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在混乱与融合之中仍能保持自己本性的文化,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我相信随着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最终将和谐的共存,中华民族必将更加出彩。
写现代诗作文篇5
杜富国,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四队五班战士,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他将战友护在身后,用血肉之躯挡住危险,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任何英雄的成长都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父亲杜俊为他起名“富国”,想法很质朴,“我没为国家出多少力,希望孩子这一代要为国家多做贡献。”
红色土地孕育崇高精神,信仰家庭塑造坚强战士。2010年12月,杜富国入伍,2015年,杜富国志愿加入扫雷大队。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雷场看似寂静无声,实则凶险残酷。一次,杜俊在新闻图片中,看到儿子扛着炸药箱,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另一张图片则展示成千上万枚爆炸物,令人毛骨悚然。杜俊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图片,自豪地写道:“边境扫雷,背炸药的是我儿子,这是他们的战果!”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把听党指挥的信仰信念铸入灵魂。有人告诉他扫雷非常危险,他说:“怕死就不来当兵了,现在人民有需要、国家有号召,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
英雄也是历练出来的,杜富国刚到扫雷大队时,由于文化基础薄弱,首次理论摸底考试没有及格。一向不服输的他把排雷理论知识点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背,几本扫雷教材都被他翻得卷了边,里面满是圈圈点点的红笔标注。
排雷理论别人学一个小时,他就学两个小时。查看杜富国的理论考试成绩表,从不及格到90分,他用了45天;临战训练综合性考核所有课目被评为全优。
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对于扫雷兵来说就是要钻研排雷技术,握紧探雷器这杆“手中枪”。为把探雷器练成“第三只手”,杜富国将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设,并使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他缠着老班长和技术骨干反复练习技巧,很快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成为了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
战士们每天排了多少雷,常在本子上用“正”字计数。对杜富国这样的排雷老兵来说,早已不在意也不统计自己排了多少雷。战友们都说,杜富国是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因为他技术好,又总是抢着上”。
杜富国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雷神”,在马嘿雷场作业时,他发现一枚性能不稳定、杀伤力大、装有诡计装置的59式反坦克地雷,主动请战,拉下面罩“抢位”作业,成功排除了全队首枚反坦克地雷。
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后,没等班长命令,杜富国边说“班长,这种小事,让我来就行了”,边匍匐到地雷前开始作业……
三年来,他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排除了2400多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们按计划进入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不久,身为组长的杜富国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手榴弹,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下面可能还埋着一个雷窝。
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张波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对同组战友艾岩大声说:“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手榴弹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
巨大的冲击波夹杂着烧黑的砂石砸了过来,一团火焰腾空而起。艾岩感觉面部和耳部一阵剧痛,等他转过头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杜富国躺在地上,满脸是血,胸前的扫雷服被炸成棉絮状,头盔护镜被炸裂,两个手掌当场被炸飞……
正是这句“你退后”和轰然巨响时杜富国下意识的一挡,让两三米之外的艾岩逃脱了厄运。杜富国回忆受伤情景时说:“那个时候不容人有任何犹豫和思考,我是下意识的。”
杜富国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他把平安留给了战友,自己准备好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光。
“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负伤后的杜富国,始终以坚韧乐观的品格保持着奋斗冲锋的姿态,直面挫折困难,不断地战胜自己。手术后一个半月,杜富国就在病床上开始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3个月后,就尝试着在跑步机上练习跑步,如今13分多钟就能跑完3公里。“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和战友并肩战斗,但军人的标准不能降。”杜富国说。
杜富国有自己新的人生规划,现在他每天除了进行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还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练习播音技能。他说:“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国受伤后第36天,他的战友们手拉着手,唱着军歌蹚过雷场,向当地政府移交中越边境大规模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雷场,用扫雷军人特有的方式,将一片安全的土地归还边疆人民。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听党指挥的政治忠诚,敢于牺牲的使命担当,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写现代诗作文篇6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给我们的口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可谁能想到,这“方便”却闹了一个笑话。
这天早上,爷爷把我叫到他身边,满脸疑惑地说:“孙女儿,昨天夜里你听见公鸡打鸣的声儿了吗?”我吃了一惊,忙说:“没有啊!怎么可能呢?”爷爷又说:“怪了,接连好几晚我都听见了。”便嘟嚷着离开了。我也没当回事儿,不一会儿就上学去了。
卜午回到家,一进楼道,我便发现邻居们都川在一起看着什么。走近一肴,只见墙上不知何时贴了一张布告,还是首打油诗。这时有人念了起来:
“不知谁家养公鸡,半夜三更呢呢啼。老翁闻声难入睡,建议杀鸡慰邻里。”
“咦,这不是爷爷的字吗?”我正想着,就听邻居们纷纷议论起来:
“怪了,院儿里怎么会有鸡呢?”
“是啊,居委会有规定,院儿里不许养鸡呀!”
“您夜里听见鸡叫了吗?”
“没有。”
……
我从人群里出来,满脑子问号地上楼去了。
进了家门,见爷爷的房门开着,又没人,我便走了进去。我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忽然,写字台上一只精巧的万年历钟吸引了我。我仔细地端详着:这座钟有个液晶显示屏,上面的字还一闪一闪的。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万年历了。咦,这是什么?我在五颜六色密密麻麻的按钮中发现了一只特殊的钮。只见红色按钮下面的英文写若“ cock”的字样,这不是公鸡的意思吗?突然,万年历“呢呢”地叫了起来,声音酷似公鸡打鸣,吓了我一人跳。再定眼一看,屏幕上显示着“4:30” 。我一看手表,竟也是"4; 30"。顿时,我恍然大悟。
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当我把刚才的事告诉他以后,爷爷不禁哈哈人笑起来。“准是我不小心碰了那个钮,它才半夜叫了起来的。对了,那布告还贴着呢!”爷爷一拍脑门。“我去!”于是我自告奋勇跑下楼,趁周围没人,若无其事地把布告揭了卜来。
晚饭时,我将“夜半鸡叫”的故事告诉了家人。他们听了,全都笑得前仰后合。爷爷不好意思地说:“现在科技真是越来越发达,我们都成了老古策啦!”
是啊,今天把闹钟当公鸡打鸣,明天又会闹出什么笑话来呢?现代科技还真是的,总能以假乱真,时不时跟我们开个玩笑,让人捧腹,真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