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7篇

时间:2023-06-23 作者:Indulgence

我们在很多的场所都需要用到演讲稿,为了不断提升我们的自信心,一定要将演讲稿写好,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7篇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在台上将去做的这个演讲是“迎接重阳节,共度欢乐佳节”。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离重阳节越来越近了,大家心中一定很期待吧。重阳节也是我国节日的一种,虽然没有春节、中秋节那么隆重,但是它也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是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的节日,也是对故去的亲人的一种纪念。

迎接重阳节,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期待,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意义,都是特别的。我想距离重阳节日越来越靠近,大家心里肯定也是特别的欢迎的。这个节日也称“老人节”,是尊老爱亲的一个节日,更是我们尽孝的一个日子。九九重阳,家人团圆,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氛围。再说重阳节的到来,意味着进入深秋了,菊花也将要开了,路边总是一团一团的黄菊展开,给这个季节也带去了美好。还记得小学学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典型的一个描写重阳节的一首诗,那时候学习的时候,其实还没有感觉到这种思念亲人的感受,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在求学的路上越走越远,离家人也越来越远,那种思念的感觉就越发的浓厚。所以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我真的感觉特别的欢欣,因为心中满满的都是对家里人的思念,希望在节日之际回到他们身边陪伴,这成为了我喜欢过节日的理由。

喜迎重阳,是在心中赋予了很多的期盼。这个节日,尽管没有别的节日那么热闹,但是终是有人惦念家乡和亲人,还是很期待着这个节日的。而且重阳还是我国自古至今保留下来的节日,像上面的那首诗一样,古人给予了这个节日很多的美好描写和述说,我想他们都是喜欢这个节日的。我也很喜欢重阳节,九九是一个美好的寓意,在这样的时间里过节,也是一个很棒的体验。登高望远,喝菊花酒,赏菊花,插茱萸,都是这个节日的习俗,是这个节日美好之处,都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快乐。节日美好,我们也要带着美好的心情去迎接,为这个重阳节赋予新的期待和期盼。在这里也祝愿大家在这节日里能够与家人团聚,一起共赏佳节。

谢谢大家!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篇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再过两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古时候,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山、佩茱萸、饮菊花酒,希望这么做可以让自己健康长寿。在今天呢,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二十四孝故事。有个故事叫《子路负米》,说的是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最有名的弟子叫子路,子路小时候,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呢?小小的子路就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可开心了,也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们看,二十四孝故事就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小就懂得敬老、爱老,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积极地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上的慰藉。

今天,老师在国旗下向同学们倡议:在重阳节那天,所有的同学都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多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去关心爱护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身边所有的老人都能天天感受到温暖和快乐。你们说,好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用实际行动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快乐平安,福寿绵长!谢谢大家!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老寿星、各位老教师:

大家上午好!“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在此佳节之际,我代表学校党支部和全校师生诚挚地祝愿各位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全体退休教职工身体安康、生活愉快、家庭幸福、万事顺利!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而又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既是彰显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底韵、优良传统,也是当今社会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必然追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曾经的岁月里,您们肩负宝顶教育的重担,在教育一穷二白的困难环境中,不计名义、不计报酬,以忘我的精神、大无畏的勇气,克服困难、艰苦奋斗。

冒寒霜、踏泥泞,披星戴月,是您们的家常便饭;护学生、守校园,秉灯备课,是您们的日常工作。虽说艰辛,虽有寂寞,但您们青春似火,热血燃烧,努力拼搏。

是的,“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您们的奉献牺牲、默默耕耘,才换来了今天教育的兴盛和繁荣。因此,您们是宝顶教育的功臣!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您们把青春献给了教育,把辉煌献给了教育,把生命献给了教育。几十年奋斗历程,虽有道不尽的辛劳,却有说不出的甜蜜。这甜蜜就是满园春晖,桃李天下!

为此,全校师生感谢你们!宝顶人民感谢你们!祝福你们!愿你们能保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希望你们在生命的秋天,积攒足够多美丽的云朵,放射半生积蓄的能量,装点自己绚丽的黄昏!

再次祝福各位老寿星、老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篇4

同学们:

早上好!“最美莫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每天,我们迎着朝阳上学,沐浴着夕阳回家,不知不觉又走进这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的日子,迎来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新时期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做子女的能活下来,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同学们,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维护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更显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夕阳的幸福要朝阳的回报,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响全社会,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乐”。

今天,在“9.9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们衷心祝愿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幸福美满!我们衷心希望“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尊敬的老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飞火流霞迎盛世,欢歌笑语贺华章”。在这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九?九”重阳佳节。在此,我谨代表管城回族区委、区政府向各位在座的老年朋友们道一声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通过您们向全区各界老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老年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尊重我们自己。

近年来,管城回族区不断加大对老年人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区慈善总会近两年举办了很多敬老爱老的专项慰问活动,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对南关街道办事处69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多为老年人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衷心希望各位老年朋友们与时俱进,继续发挥余热,为管城的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最后,祝全区的老年朋友们健康长寿,节日愉快,合家欢乐!谢谢大家!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我看是父母亲和一些老人。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小时侯,听祖父讲过这么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总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儿子和儿媳妇便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个故事说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会跟你学。

有时我们回忆过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教你用汤匙、用筷子教你吃饭,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或许你不会在意,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每一个事情都是他们用心血去教的。

老人,家家户户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对我们的社会贡献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会更美好的。

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每句问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为孝亲敬老的美德。他们付出了,我们要回报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最后我想说:“孝亲敬老,人人做好!”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人们一直在歌诵那些孝亲敬老的孝子,并以他们为灵魂人物谱写一篇篇动情的乐章,一首首感人的诗歌。但我觉得尽孝并不是无私奉献的美德,而是一种人之常情,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责任,没有任何虚幻色彩。

我也许没有颜文姜对婆婆那般忍耐承受的孝心,也许也没有许多孝子为父母甘愿献出生命的情怀,但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也能使父母的心灵得到慰籍。冬天的下午,妈妈拖着疲乏的双腿走进屋里,倦累的身体一下软倒在沙发上。我急忙倒一杯热水,送到她嘴边。妈妈的眼中掠过一丝欣喜。她接过茶杯,杯里腾起的热气,衬托着她那张泛红的脸。妈妈的眼神中没有过多的奢望,她只是在享受着这片刻的尽孝之情。是啊,父母如此含辛茹苦,只奢求儿女的一点点孝心。而当我们离开父母的搀扶独自行走时,回头望去,父母憔悴苍老的目光仍带着对儿女深深的牵挂。写到这里,我的心溶化了,一时间愧疚之情从心底升腾,涌上心头……

在寒冷的冬天,风在上空盘旋,四周一片苍茫肃静。在风雪的掩映中有两个身影显得越发弱小。那是我和姥姥。姥姥步履蹒跚地向前走着。我搀扶着姥姥的手,一步一步向前挪。一边走,一边拍打姥姥头发上的白花花的积雪。姥姥用温柔欣慰的目光看着我。我觉得自已猛然间变得异常高大圣洁。那是因为在我的胸脯之间有颗灸热的孝心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即使别人给予你一点一滴的恩情,也要涌泉相报,而父母则是养育之恩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让孝心永存!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代都市里的儿女们,都因为需要工作而把老人丢在家里不管。甚至有一些老人被儿女虐待、残害……这些不孝顺、反而是虐待老人的儿女们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养大,他们用无尽的爱,指引你,帮助你……到现在,他们老了,你连基本的关心都做不到吗?

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患了病,手已经拿不稳东西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老人又因为拿不稳饭碗而把饭菜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老人的女儿就指着老人破口大骂:你怎么又把饭菜给洒了,还把饭碗摔碎了,尽给我添乱!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呀?你是不是成心要把我累死?于是,她就不许老人在餐桌上吃饭了,而是把老人赶到墙角蹲着吃。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要遭别人骂,伤心极了,常常在墙角流泪。我听完这个故事后,也很伤心,这个女儿怎么可以这样子对他年迈的父亲?

我们不应该这样对老人,而应该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们可以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递茶端水、陪他们聊天,也可以多陪他们出去公园走走,感受空气的清新、阳光的明媚与花草的香味……虽然是小事,但是老人们一定会感到幸福。

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稿篇7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三年一班的李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亲敬老》。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们身边的同龄人,有多少人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身边孝亲敬老的小故事。

徐悦今年12岁,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她生活在一个工薪家庭里,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她就像小大人,提醒父母照顾好身体,帮妈妈买菜、做饭,洗衣服。看到父母疲劳时主动为父母打好洗脚水,给他们搓背、按摩。徐悦学会了自觉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给父母添负担。有一次下大雨,她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还没有回来,知道妈妈没有带雨具,她带好雨具去接妈妈,妈妈感动地抱着女儿大哭。还有一次,因为做饭,手都被电饭锅烫伤了,可她还是偷偷地做,还跟妈妈开玩笑地说,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徐悦还是爷爷奶奶的好孙女。爷爷奶奶都70多岁了,她平时一有空就和爷爷奶奶聊天,给他们表演小节目,和他们做游戏,给爷爷奶奶送去快乐,让他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尤其是爷爷,因为年纪大得了脑血栓,行动不便,徐悦就经常为爷爷揉腿、捶背,关心爷爷。有一次徐悦去爷爷家,看到爷爷一个人趴在床上,手捂着胸口,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直往下掉,她赶紧问爷爷怎么了,爷爷强忍着疼说心脏又犯老毛病了,徐悦看到只有爷爷一个人在家,就赶紧给爷爷找到药,倒好水,让爷爷把药吃了,又在旁边陪爷爷,直到家里其他人回来,她才松了一口气。徐悦常常说:“孝亲敬老不一定要做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在生活的点滴细节里,哪怕很小,身边的人感受得到才是最真切的。”

同学们,想想我们平时对待父母的态度有些话有些事你感觉做的对吗?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无愧于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让它源源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