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洞察生活中的琐事细节,会让作文变得更加鲜活,作文是经过我们的大脑组织语言的产物,最重要的就是读懂题目的意思然后进行素材的整合,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黄鹤楼作文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黄鹤楼作文篇1
黄鹤楼是四大名楼之一,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二年级的寒假,妈妈带我来到了黄鹤楼。
进入景区后,道路两旁都是星星点点的梅花,我们顺着人流来到了一个古朴的亭子。亭子里挂着一口大钟,游人们都挤在一起敲钟,我也试了试,可惜力气太小了,敲不动。
继续往前走,雄伟壮观的黄鹤楼便映入眼帘,我们排了很久的队才走进去。一楼很宽敞,拥挤的人群一下子散开了。主墙上是一幅白云黄鹤的巨大陶瓷壁画。
爬上第二层,墙壁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古人描写黄鹤楼的诗词,崔颢的、李白的、苏轼的这些诗挤满了一面墙!不过我会背的也只有寥寥可数的几首看来要继续努力学好古诗词了!
第三层和第四层展出着名人笔记、诗人的画像和黄鹤楼的模型,还有供游客写毛笔字的地方,写完可以加盖黄鹤楼的印章留念,可惜我的字太丑,不敢尝试,好羡慕那些写一手好书法的人啊!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顶层,也就是第五层楼了。第五层空间较小,室内展出着以黄鹤楼为主图的粮票和布票,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粮票和布票,激动的差点叫出声儿来!这都是那段物资紧张时期的印证啊,现在物资丰富了,我们也要注意勤俭节约在玻璃展柜前看够了,我走到护栏旁,透过望远镜看到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它翻腾着,闪着细碎的光,一路向东奔去。我伸出一只手,闭上眼睛,感受着江风呼啸而过,这时,自己仿佛变成了崔颢,须发飘然,挥笔写下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传承,展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希望黄鹤楼安然无恙,永远屹立在武汉,屹立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黄鹤楼作文篇2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爷爷和妈妈带我去了武汉最著名的黄鹤楼。
来到黄鹤楼下,我看到大片的桃花和梅花都开了,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看着都让人开心。黄鹤楼下还有一个很大的绿色邮筒,我买了四张明信片一一写上祝福的语言投进了大邮筒的肚子里,希望它们能快快飞到我的好朋友身边。
然后,我们就开始登黄鹤楼了。虽然有电梯,但是我还是走了楼梯,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于是,我爬得更起劲了。当我们爬到五楼的时候,我看到了宏伟的长江大桥,还有龟山和蛇山,我终于明白了黄鹤楼里的仙鹤雕塑为什么站在龟和蛇的身上。我还在五楼看见了李白的壁画,他的胡须长长的,穿着白色的长袍,手里拿着酒壶,好像在念诗呢。原来这就是大诗人李白啊!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黄鹤楼作文篇3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冒着雨参加了“爱武汉,爱我家,黄鹤情,少儿游”活动。首先,我们参观了碑林。在林立的石碑上,刻满了许多名人赞美黄鹤楼的诗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代大诗人崔颢写的那首闻名古今的《黄鹤楼》。我边看边随口吟诵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读完了古诗,我们来到了高大的黄鹤楼前,我们沿着楼梯,一层一层去游览,每上一层,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开阔一些,这让我更加理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的意思。于是,我一鼓作气登上了楼顶,放眼望去,江城美景尽收眼底,只见雄伟的长江大桥变成缩小版的了,上面来来往往的汽车,就像是一只只小甲虫在排着队跑来跑去,江对面的电视塔在烟雨中若隐若现。
我环望了很久才收回视线,从上往下看,黄鹤楼下面有一个小水池,弯弯的,就像弯弯的月亮躺在脚下,水池边摆满了盆栽的荷叶。我想:等荷花盛开的时候,那景色一定更美吧!
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回到了黄鹤楼脚下,这时的雨也渐渐小了,回头仰望黄鹤楼,那么高,那么壮观,真不愧是“天下江山第一楼”啊!
黄鹤楼作文篇4
在这万物复苏,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春雨绵绵的三月里,有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了。
通向黄鹤楼的石板小路上,有两个人正缓缓地走着。一人就是名扬四海的“诗仙”——李白。另一人,就是李白非常好的朋友——孟浩然。
他们登上了黄鹤楼。放眼望去,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长江横卧在眼前。看着这一望无尽的长江,不禁勾起了李白和孟浩然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李白说:“浩然兄啊吗,如今你要去广陵做官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啊!”说完,李白从衣服里拿出一支毛笔和一条柳枝来:“请你留下这支笔吧!我们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啊!”孟浩然忙端出一坛酒,对李白说:“请你收下我这坛珍藏十五年的美酒吧!”两人畅饮。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客官,该上船了!”船夫喊道。
孟浩然凝视着李白,对他说:“李白,再见了,我就要走了,希望我们能再次见面!”说完,孟浩然起身告辞,依依不舍地走了。
李白站在黄鹤楼上,一边向孟浩然挥手,一边目送着孟浩然远去……
回到家,李白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位诗人的友谊和他们的作品一样,永远流传到了今天……
黄鹤楼作文篇5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着长江东下,一路上游览了不少地方。在经过襄阳时,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便特地去拜访他。
李白来到孟浩然的住所,见到了孟浩然,心中暗喜。李白快步走上前去,先是给孟浩然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说:“久仰孟大人大名!今日我带诗稿来拜访大人,不知大人可否给出意见?”说着便把诗稿递到孟浩然面前。孟浩然接过诗稿,认真仔细的从头至尾翻阅了一遍,渐渐地,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孟浩然紧紧地握住李白的手,激动地说:“好诗!真是好诗!”李白很是高兴:“能得到大人的称赞,我也就知足啦!”两人很快成了挚友。接下来,孟浩然热情地款待了李白,并且留他住了十多天。
五年后的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代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
那文人骚客流连的黄鹤楼,此刻依然富丽堂皇,但似乎又隐约含有离别的愁思。眼见着老朋友就要与他分别了,李白心中不觉有一丝惆怅:“今日送君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啊!”孟浩然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切莫伤心。如果有缘分,日后必定再相见!”“话虽然这么说,但老朋友就要分别了,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舍。”李白望着这滔滔江水,不禁一阵心酸。“兄弟莫难过。在这如此美妙的春景下,我们若不多笑几声,岂不是辜负了这片美景?”“说得对!我相信我们以后一定能再相见!”……
两人虽然嘴上说着分别以后还能再相见,可心中却是万分不舍,直到船夫忍不住催促他们,两人才终于分了别。宽阔的江面上,那只小小的白帆,显得孤孤单单。三月的春风把小帆吹向遥远的天际,最后消失在万里晴空。只留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水,缓缓东流……
李白久久的伫立在江边,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吟出了这首名垂千古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作文篇6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空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多美的诗句啊!我陶醉在其中,若是我能亲临黄鹤楼,我将是多么幸福。
在我的期盼中机会终于来了,妈妈、我和妈妈的同事一起去武汉玩。坐火车到了武汉后,第一天去了武汉博物馆,第二天就去了黄鹤楼,听说黄鹤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我很高兴,因为马上就可以看到黄鹤楼了。乘出租车到了黄鹤楼,走上阶梯,过了一个小荷花池,就看到路边一幅大型的(白云黄鹤)壁画,这幅画就是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此画分为天上、人间两部分。天上仙人竹笛横吹、驾鹤腾飞,人间众人载歌载舞,欢聚黄鹤楼前。进到楼内,就看到了一幅幅(人文荟萃)壁画,该大型陶瓷壁画由三幅相连的绣像组画构成,描绘了唐宋时期13位文化名人,有(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崔颢、李白、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的潇洒风姿,并选录了他们吟诵黄鹤楼的诗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这一层楼的(人文)主题。
我来到了最高层,往下一看,哇好高啊!看到了底下像蚂蚁一样的'人们和边上的亭台楼阁,看见了长江,长江大桥像巨龙一样横卧在江的两端,我仿佛漫步在其上。
我来到楼下,往高处看,楼顶尖直指云霄,让我想起了那只昔人乘去的黄鹤。感觉自己也像仙人一样乘鹤而去。
黄鹤楼作文篇7
春满人间,绿草赏心,红花悦目,幽静的树林里,鸟语声声。微微湿润的空气中,散发出百花的芳香。轻风阵阵,炊烟袅袅。
在通向黄鹤楼的小路上,缓缓地走着两个人。他们手拉着手,默默而行。
这两个人就是李白和孟浩然。今天,孟浩然就要辞别这难分难舍的老朋友,辞别这风景秀丽的黄鹤楼,到远方的扬州去了。
登上黄鹤楼,看到滔滔长江水滚滚东流,他们想起了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春天,一起赏花,一起吟诗;夏天,一边饮茶,一边论诗;中秋月下,互相勉励;冬季对酒,谈古论今……
李白轻轻地唤了一声书童,书童应声而上,手里捧着一盆小草。
“仁兄啊,这盆小草是我多年随身之物,它虽然朴实无华,却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它能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怎样做人。现在赠与你,让我们互相勉励吧!”
孟浩然激动地接下了那盆小草,转身也从行李中取出一幅古画:“贤弟啊,这也是我珍藏多年的《苍松图》,它有着挺拔的雄姿,有着傲霜斗雪的性格。现在赠与你,愿我们的友谊千年不老,万古长青!”
李白斟满一杯酒,递给孟浩然:“这一别,也不知何日重相会,请饮了这一杯,祝你一路顺风!”
孟浩然接杯一饮而尽,感激地说:“今日暂别,后会有期。贤弟,你要多保重身体啊!……”离情别语,怎能一下子说完呢?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在船家的催促下,登上了小船。春风阵阵,杨柳依依,波浪起伏,无情地拍打着江岸,发出阵阵的轰鸣。
李白挥手:“一路顺风!”“后会有期!”孟浩然也挥挥手。“前途多保重——”“多保重——”……
汹涌的长江水,渐渐淹没了他们的声音,孤零零的帆影,越去越远,渐渐消失在晴朗的蓝天里。李白却仍久久地站在江边……
黄鹤楼作文篇8
暑假里,我跟随妈妈去武汉,游览了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天,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与楼顶匾额大字相呼应。二层在装修,不能进。三层和四层都是小商店,卖一些工艺品和纪念品。没想到这位古老的文化巨人肚子里却充斥着现代商业的气味,不知李白、崔颢若能再生,面对此景,还能否写出那样的千古名句?
最好看的是五层,这里有历代名人所题的诗、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都题在壁上。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读了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这次见到了黄鹤楼的真面目。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