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6篇

时间:2023-04-17 作者:Monody

咱们需要将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写入活动总结里,大家在写活动总结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举办活动的目的,记得把你深刻的体会写成活动总结和大家分享哦,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6篇

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篇1

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学校组织了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中,第一眼见到林鑫感觉他是活泼的小男孩,但是与他交谈时感觉他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他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也可能怕生吧。不过,他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通过电话询问他的一些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与他奶奶的沟通问题。都是用方言讲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而作为代理家长的我们虽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还有人关爱他们的,这世界是充满爱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篇2

5月27日——5月31日,我参加了xx省“留守儿童关爱”培训。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这段日子从怀疑到新奇,从快乐到忙碌,既有教育理念的改变,又有知识上的积淀;既有理论上的提高,又有视野上的开阔。总结如下:

一、关爱留守儿童,将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的必修课。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日子里,我们的留守儿童会不断增加。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的成长,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因人而异,巧解心结,使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爱,为他们炫出七彩阳光。

二、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加快成长。

面对一个多变的留守儿童群体,我们应坚持学习关爱留守儿童的不同策略,深入了解有关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与时俱进,不把留守儿童当问题学生。孩子的亲情缺位,但关爱不能缺位。我们要通过扶贫救助等活动解决留守儿童生活的后顾之忧,多鼓励,亲表扬,推动孩子不断成长。

三、将班主任的课前律动引入教育教学中去。

班主任孙霁老师幽默风趣,很有才气,每节课前时间教给我们的那些律动,让我们知道了简单的元素可以构成复杂的交响,让我们悟出游戏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还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在茫茫人海中,不要迷失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任何矛盾都能像千千结这个游戏一样,都能打开。孙老师全新的组织方式带给我们许多灵感,我将带着这沉甸甸的收获,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动作和表情同样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对于难管的问题学生,一样可以在游戏中改变他。

四、专家和名师的引领,让我们明确了方向。

专家们不仅有广博的积累、辛苦大量的调研、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因为他们能从社会的角度关爱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一线的基层班主任,教育教学实践很多,但更应学会反思和总结,形成理论,分享给大家,为中国的留守儿童教育做一份贡献。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不仅仅是老师的任务,更应该全社会各界人士携起手来,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幸福阳光!

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篇3

  我们班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关爱特殊群体”,加强了对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把班级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活动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特殊群体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学年末做好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学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班级通过班会,发动全体学生,做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掌握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

  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5、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6、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外来打工子女及留守学生”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总之,关于特殊群体的教育,我们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班级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

  1、由于“特殊群体”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我们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篇4

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建和乡团委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利用各种活动,细化各种关爱措施,树立留守儿童信心,把对父母的思念化成学习的动力,不断向上,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和乡团委建立以团委书记谷晓丽为组长,团委副书记罗蓉为副组长,闫敏、吴蝶、许超和杨倩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小组。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会议,让全机关干部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建和小学操场上开展了各种活动。活动首先以抢板凳开始,小朋友们围着16张板凳一圈,击鼓响起的时候大家围绕着凳子转一圈,鼓停大家纷纷开始抢板凳,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没抢到板凳的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然后以击鼓传球开始,小朋友们围城一个圈,鼓响起的时候把手中的球传给下一位,鼓停的时候球在哪位小朋友手中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小朋友节目完表示游戏过程中很紧张和刺激,很喜欢玩游戏。

活动结束后,让各位留守儿童发表参加此次活动的心理感想,大家纷纷表示在游戏过程中很紧张,害怕,也很开心。建和乡关爱留守儿童的小组成员为参加此次活动的留守儿童们发放铅笔,直尺等学习文具,为他们带来少许的帮助。

同时,建和乡关工委对贫困家庭学生魏涛送去少许的帮助,关工委负责人冯老师表示将与这些贫困儿童建立长期帮助的联系,建立起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于贫困学生所需要解决的困难会及时与县团委联系。魏涛表示他以后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回报社会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积极努力乐观向上。

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篇5

为呼吁社会爱心,关爱留守儿童,xx区志愿者开展了“同一片蓝天下,心手相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带来了有意义的一天。

4月29日,正值五一劳动节期间,xx区志愿者协会天使助学服务队一行20名志愿者来到xx区阙家镇祠堂小学开展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xx镇祠堂小学现有77名学生,两位教师,在这个闭塞、教育水平不高的山村,对地震知识、疾病预防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上午9点左右,志愿者已到达阙家祠堂小学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活动,随之,志愿者与学校学生一起动手包起了饺子,通过大家的努力,1000多个饺子就在无数双双手下产生了,并共同进行了午餐。

午餐过后,志愿者给同学们讲了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发生时该如何自救、等地震防震减灾知识,对于从未知道的知识,孩子们很有兴趣的随同志愿者模仿地震时自救的动作。并且,医学志愿者发挥他们的特长,教孩子们如何正确刷牙、如何洗手以及防蚊虫叮咬等知识,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丰富的防疾病知识。志愿者还和孩子们共同进行团队游戏拔河、跳绳、丢手绢,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他们的团体协作能力以及丰富课余活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次“同一片蓝天下,心手相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活动,在时间的流逝中落下了帷幕。同参与、零接触,丰富孩子课余之时,也使志愿者们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儿童关心关爱活动总结篇6

社会中地区的不平衡的发展,许多的农民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去打工,但孩子又无法跟着走,就留下了一部分孩子在家中.这部分孩子我们称为留守儿童.学校要求对这部分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先就将我们近期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如下:

一、校内留守儿童现状

我校入学适龄儿童502人,其中留守儿童54人,这些孩子都有隔代监护或者寄居在亲戚家中,这些儿童整年甚至几年见上父母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具有以下特征:

1、营养不良,性格孤僻。

2、成绩落后、厌学,甚至逃学。

3、身心发育不健康。

为了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全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上,同时也让留守儿童感到社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校在校委的领导下,成立“寸草心”留守了儿童关爱小组,并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二、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关爱小组。

对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德育处左少冲主任的指导下,成立的关爱小组,巾帼自愿者,成立“寸草心”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儿童“一帮一”帮扶委员会。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1)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我校学生通过主题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启迪,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让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更加主动、勤奋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留守儿童之家为儿童购买篮球、乒乓球、军旗、象棋、羽毛球、五子棋、跳绳等体育器材,让儿童随时能到家园借器材参与体育锻炼。家园还适时开展一些比赛活动,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所有的儿童在学校中能锻炼出健康的体魄。

(3)认真开展家园序列活动。让检察院辅导员为他们讲法律知识、安全常识、社会规则等;我校内的辅导员胡老师也经常给孩子们讲解卫生知识,或让儿童们自由讨论活动的内容,自己主持活动。

或让儿童在辅导员的陪伴下借书看书;或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等,让每一次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儿童参与其中,快乐其中。让留守儿童通过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给在外务工的家长,送去节日祝福,还有世界读书日、植树节、学雷锋日等活动。让孩子在节日庆祝中明白节日的意义,同时鼓励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4)认真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寸草心”家园成立爱现帮扶小组,简历服务职责,落实了具体服务项目,成员由学校教师等担任爱心辅导员。每位爱心辅导员负责一至两名儿童的帮扶,通过与儿童一起活动、交流、走访儿童家庭等形式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及时为需要帮组的孩子提供帮组。爱心辅导员必须一个月走访儿童两次,并及时填写走访记录。

(5)积极开展校内志愿者----环保小分队活动。我校通过儿童自愿者报名的原则,成立了环保小分队,小分队定期、定时、有组织地到校内、外捡拾各类垃圾、枯枝烂叶,为全校师生宣传环保知识,在校内产生良好的影响。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由于我们才深入开展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还缺乏经验,我们管理还不够完善,所以造成许多工作上的不足和不到位。

但是基于儿童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我们家园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这项工作,努力探索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家园中每一位儿童快乐成长、健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