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回顾自己的教研工作,有收获也有不足,可以记录在教研总结中,我们通过教研总结的写作,可以将自己教研过程中的不足找出来,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活动教研总结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活动教研总结篇1
作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项措施,学校给予了制度上的保障,要求近两年进校的青年教师参加汇报课活动,以展示参加工作以来课堂教学实践的成果或心得。
本次活动从准备到活动结束,历时4周;涉及近青年教师共8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校级领导亲临现场,本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
一、整体情况
纵观整个汇报课活动,可以看出,我校青年教师的学科知识功底扎实,教学基本素质过硬,如程镜文老师的思路谨严,余燕老师的诗情渲染,张晓云老师的课堂激情等等。有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过程反映了新课改的基本思路,新课程理念在老师们的意识中有所形成,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运用,活动性、探究性得到了较好体现。
二、五点问题
一是教学启发的有效性问题。有些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尚存形式倾向,启发的内涵体现欠到位。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的前提是欲明而尚不明、欲言而不能言,其间应有一个思维反应和思维酝酿的过程,故无论是自问自答,还是师问齐答,抑或师问生答,都应留下有效的时间。同时,有些问题的深度还不够,启发的价值不大;问题的表意有的较模糊,启发的指向性不明;问题的`预设性有的过强,启发的空间受限。
二是课堂教学的选材问题。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广泛而便捷的信息来源,青年教师们在这一方面可谓驾轻就熟,但在选用尚存在滥而散的现象,譬如有一堂课在引入阶段作了长达8分钟的背景铺垫,信息量过大,且有不少信息与教学点关联不大。另外,不少课目的课件制作过于繁复,学生和听者完全来不及阅读和思考便一闪而过,反倒弱化了课堂效率,同时,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跑马观花、泛泛阅读、心手眼分离的不良倾向。
三是课堂教学的应急问题。面对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意外变故,青年教师们因经验不足而显得不适。譬如数学课堂上,老师作图工具问题而自检了几分钟,出现了学生在几分钟内失控的现象;如果设置一些相关问题或让学生一起去解决线路问题,便可“化险为夷”。
四是课堂教学的落实性问题。譬如理科要强调实验或操作,不宜过多采用演示或描述,这样才能保障知识得到有效落实。
另外,课堂教学的落实性与学生活动或练习时间紧密相关,时间不足,落实就难得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课目在抛出问题后就结束了,难有跟踪和及时反馈。
三、四点建议
其一,教研中,应大力提倡相互听课,可以说,听课是最直观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其二,青年教师要大胆更新教学思想,要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践行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以时间,以活动,让其充分地动手动脑。
其三,要善于思考总结,多问为什么,平时的教学心得便是日后教学成果的雏形。
其四,多借鉴,在借鉴中还要慢慢形成属于自己性格取向的风格,逐步规范自己,发展自己,成熟自己。
活动教研总结篇2
今天我参加了小学语文网络教研活动,此次研讨针对:如何研读教材和如何研读学生展开。在活动中,针对部编版教材再次强调了教材编排上人文主题与语文语文要素的紧密结合安排体例。强调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紧扣语文要素、结合课后习题,准确提炼。
李丛梅老师所授的《忆读书》一课,聚焦语文要素,精准的确定课程目标。紧扣课后习题,简化课堂内容,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准确的把握语文要素的前后关联,加强之前习得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本课中对比又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练习。让训练前后勾连,让学生的学习形成体系。课堂上,通过设置学习单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一个伙伴式的身份进入课堂,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凸显,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提升。课堂训练有梯度性,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呈螺旋上升。
?夜宿山寺》一课,授课教师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和课堂的有序推进让人惊叹。理解题目-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掌握背诵,看似普通的教学流程却是精彩纷呈。题目解析中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李白夜晚在寺庙里都看到了什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阅读环节。让低年级学生在听师范读时感受停顿,无形中降低了问题难度,学生在问题驱动和成就激励中进入大意理解部分。一个“危”字的细致解读,勾连出了夸张的修辞、以及相关的诗句,结合学生回答,相关图片的出示,又为学生理解古诗大意提供了辅助,也为最终学生的有效背诵提供了帮助。小小动作暗藏玄机,透漏着教师的精心设计,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心理。不着痕迹的引导着学生走进诗文,继而又走出诗文。
?鸟的天堂》一课紧紧围绕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所见、所想,引导学生感受鸟的天堂有“静”有“动”的美。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体会鸟的天堂的特点,感悟鸟的天堂的美丽。以《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为引导的写作指导,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单元整体学习”与“言意共生”,跟着课文学观察。通过回顾观察对象-探究怎么观察-自主规划观察,学生们在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中感受作者多角度地观察方式,感受作者从心出发的观察动机,继而激发学生拥有观察美的眼睛,总结了作者表现美的方法。为学生有目的的观察美、表达美提供支架。文章的书写本就是情感的抒发,将心中之“意”通过文字之“言”进行表达,有目标、有路径,课堂设计真可谓妙不可言。
研讨活动结束,深深感觉到自己对统编版教材的认识的浅薄,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更是欠缺。今后要加强业务学习,具体教学中每一单元的学习都要聚焦单元导语中所指向的语文要素,目标明确地开展单元教学。整和单元学习资源,在不放松识字、写字的基础下,注重“一课一得”,让学生在学得、习得中完成“用得”的目标。深入研读学生,将课堂目标任务化,根据学情给学生设置适当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课堂的重难点。
活动教研总结篇3
一、活动意义:为了活跃我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抗寒能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举办本次比赛。
二、活动组织:
德育处、少先大队
三、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11月下旬)
通过组织班队会、晨会宣传活动意义,发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向家长发出报名回执,签字确认。报名原则:身体健康、自愿参加。以班为单位汇总报名情况。
2、训练、准备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大课间组织冬季长跑锻炼。低年级组在小广场慢跑两圈,中、高年级组在大操场慢跑一到两圈。(正式开始前,向家长发出长跑锻炼告知单,家长签字确认。身体情况不适合参加长跑的学生不参加此活动。)
3、比赛阶段:(12月中、下旬)
4、总结阶段:(12月底)
12月底召开晨会,对活动进行总结,对优秀者发奖以示鼓励。
四、安全注意事项:
活动全程安全第一。
(1)报名阶段:必须是身体健康且有家长签字认可回执的学生方可报名。
(2)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上对学生加强运动安全与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例如跑步前去除随身携带的钥匙等尖锐物品、去除脖子上的挂绳、穿运动鞋、运动服、检查鞋带是否系牢以及正确的呼吸方法等。)
(3)比赛过程中:
在起点处要仔细巡查每位参赛队员,服装、穿戴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同时引导他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比赛开始前,起点裁判长要重申比赛规则、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
在各弯道处要安排学生干部维持秩序,防止比赛过程中观众穿越跑道,并对参赛队员加以防护。(学生干部由体育教师选拔并培训)
终点裁判注意保障终点线两侧和终点线以后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在终点处发生冲撞危险。
(4)比赛结束后:参赛各班带回教室,班主任清点人数后再统一放学。
活动教研总结篇4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首望,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有得有失有喜有忧,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教研工作,提升本学科组教科研水平,特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接着加强网络教研,促进老师专业发展
指导本教研组老师主动响应学校教育处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号召,仔细刚好地做好理论学习的随笔反思及网络博客内容的充溢工作,使自己在教学教研中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1、 利用新教化试验活动的契机,接着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化的才智,并刚好写出心得体会,刚好上传到博客中,让广阔的老师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互相学习和借鉴,不断提高相识,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2、接着学习相关教化理论,写好学习笔记补充博客内容。
3、 坚持教学反思制度。老师每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某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深化的探讨和探讨,写出教化叙事或者教学反思并上传至博客。
二、主动进行课题探讨
充分利用教研日活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大胆创新,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依据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开展主题探讨活动,力争把我校的网络教研搞出特色,搞出水平,详细的教研日活动内容另行说明。
三、加强毕业年级即八年级地理睬考工作的教学探讨和沟通
指导老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教学安排,包括复习进度,复习方法以及阶段性测试和考查等,做好学业水平考试及政策的学习沟通。 依据学校新教化试验的要求,接着开展新教化理论学习,力促老师的教学理论再创新高度,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化教学模式。
四、主动协作学校工作支配,开展听评课活动
1、借助教化局督导检查的契机,开展青年老师听评课活动,并刚好进行评课沟通活动,促进青年老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骨干老师示范课和青年老师汇报课活动,开展教学沟通活动,使各位老师在听评课活动中不断提升,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虽然地理教研组在本学期开展了很多教学教研活动,但还有许多不足,愿本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在学校教育处的指导下更上层楼,同时也祝福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开展得更加绘声绘色,更加扎实有效,更加绚丽多彩!
活动教研总结篇5
20xx年x月x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 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泽民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 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习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 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泽民老师的辅助性练习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
扣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教研平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