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锯教案7篇

时间:2025-07-06 作者:pUssy

通过教案的实施,我们能够观察到学生的成长与变化,灵活调整的教案,帮助教师应对课堂上不可预知的变化,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拉大锯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拉大锯教案7篇

拉大锯教案篇1

设计背景

社会发展了,很多家长进城务工,农村许多土地闲置,即使是农村的幼儿对于生产劳动的认识也很少,她们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家具是谁做出来的,怎样做的等等,于是我想到了要开展一次《拉大锯》活动。让我们的幼儿了解我们农村的生产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参与意识。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拉大锯的动作,让幼儿知道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

2、让幼儿了解各种木制家具的用途。

3、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1、让幼儿学会拉大锯的动作,初步了解各种木制家具的作用。

2、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参与劳动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箱子、床、房子等卡片若干,大拇指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问幼儿知道教室的木制桌椅,以及我们午睡时用到的'小木床是谁做的吗?以及是怎样做出来的?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内容。教师提问:图画里的老奶奶和小朋友在干什么?

3、欣赏儿歌《拉大锯》。

(1)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让幼儿跟读儿歌。

4、理解分析儿歌内容。

(1)拉大锯可以做什么?(箱子)箱子里可以装什么?

(2)拉大锯可以做什么?(床)床有什么用?

(3)拉大锯可以盖什么?(新房子)新房子是什么样的?

5、教幼儿拉大锯的规则:

两个人面对面坐,不要坐得太远,也不要坐得太近,以各自伸出手能握住为准。做前倾后仰动作,一边拉锯一边朗诵儿歌。

6、按照活动规则分组进行,练习朗诵儿歌,边做动作边朗诵。

7、教幼儿仿编儿歌。

(1)教师提示:拉大锯做什么?小朋友说的时候,也像儿歌中的句子一样,说做什么?起什么作用。

(2)幼儿仿编儿歌。我要求基本顺口就行。

8、鼓励幼儿将所编儿歌回家念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很强,每个幼儿都学会了拉大锯的动作。

2、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认识生活的力度还不够大,在仿编儿歌时幼儿想出的东西少,雷同。

3、活动的时间安排不过充分,以至于很多幼儿还未尽兴就到放学时间了。

4、这次远程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幼教经验,我要不断努力,争取把今后的幼教工作做得更好。

拉大锯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很喜欢带有儿歌的游戏。拉大锯这一游戏既好玩又有趣,玩起来便捷,还能增强幼儿间的交往,提高幼儿简单的合作能力。为此,我选择了《拉大锯》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与配班教师排练两人合作的“拉大锯”的游戏。

2、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儿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

幼儿学会儿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家看戏,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发吧!【一边开火车一边说】

师:“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

环节一:

师:火车到站了,看谁来接我们呢?【⑴出示指偶“姥姥”】。

幼:姥姥。

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

幼:想。

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一圈)

环节二:

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

师:大戏好看吗?

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幼:

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

1、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师:在姥姥家看了大戏,又学了拉大锯,还真有点累,休息会儿,竖起耳朵来听首好听的儿歌“拉大锯”,听——

3、学习儿歌。

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附儿歌

?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4、游戏“拉大锯”,在游戏中理解、表演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两个人也可以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和我玩?(请一位幼儿上来与老师合作示范)通过游戏“拉大锯”让幼儿体验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结束环节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去谁家看大戏呀?

(2)幼儿学念创编的儿歌。

(3)共同念儿歌玩游戏。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坐在草地上,两人边双手拉着、摇着做游戏边念儿歌。

活动反思

看到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马上请幼儿跟着我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拉大锯——做摇船的.动作;扯大锯——做双手向两边拉伸的动作,姥姥家门前唱大戏——做两臂放在前胸左右来回摇摆;你也去,我也去——做用手指着别人和自己;大家一起去看戏——做两手从胸前向两边伸展,在做望远镜的动作。)幼儿跟着做动作很喜欢,我又请幼儿站起来两个两个面对面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幼儿在游戏中念得很认真。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要有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他们才会感兴趣,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就学会了儿歌。

整个活动动静交替,处理的非常妥当,幼儿在不断的动静交替的过程中,丝毫未觉疲惫,兴趣盎然。

最后在“拉大锯”的游戏中,这次活动也达到了**,我请孩子们自己找一个好朋友来玩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兴奋,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过于兴奋,老师的指令还没有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拉大锯”游戏,现场的气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跃的多!就在这师幼互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了活动。

拉大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看戏活动,学习有表情有节奏的表演童谣。

2、能根据童谣句式,替换“你”“我”,尝试仿边编童谣第三句。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背景、木头房子、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过游戏情节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出发吧!

师一边开火车一边说“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放开火车的音乐)

来到姥姥的门口,师:“姥姥的家到了,我们敲敲门看看姥姥在不在家?”

师敲门,姥姥说“谁呀?”师与幼儿一起回答:“姥姥你好,我们是小(1)班的小朋友,我们要来你家门口看表演!”

姥姥:“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我家门口看表演!,表演快开始了,请你们保持安静,去屋前的空地上坐下来。”

二、欣赏情景剧。(放喜庆音乐)

师:“现在小演员就要给我们表演了,我们欢迎她们上场。”完整的看一遍拉大锯。

师:“刚才这两个姐姐的表演真不错,她们边表演边说了些什么呀?”

幼儿学说童谣《拉大锯》

三、学习表演

再次表演,提出要求:她们在表演的`时候手、脚是怎么样的?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集体学习表演)

四、表演童谣“拉大锯”

师:“我们都学会了这个游戏,现在可以找个好朋友一起玩了。”

幼儿自由组合玩游戏2—3遍。

五、引导幼儿根据童谣句式,替换“你”、“我”,尝试纺编童谣第三句。

师:“我们刚才一起看了大戏,还玩了“拉大锯”的游戏,那么除了你也去,我也去,还可以请谁去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幼儿根据创编的童谣表演。

六、结束活动

师:我们请了那么多人去,也请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去吧。

附:

童谣: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门前看大戏。

你也去,我也去,

大家一起去看戏。

拉大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用肢体感知音乐节奏,玩拉大锯游戏。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感知音乐节奏,玩拉大锯游戏

指导要点:

带领幼儿通过用肢体动作的方式来玩音乐游戏----拉大锯,感知乐曲的节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拉大锯儿歌

2、经验准备:看过《伐木工》拉大锯视频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坐着玩拉大锯游戏

1、动作示范讲解。

动作示范:两人对坐,双腿自然盘曲,双方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2、听音乐进行双人游戏:幼儿坐着玩游戏。

指导和评价要点:幼儿用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第二次游戏:站着玩拉大锯游戏

听音乐站着玩拉大锯。音乐结束时比力气。

指导和评价要点:观察幼儿站着做拉大锯游戏的动作,能否跟上音乐节奏,结束后比力气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第三次游戏:多人玩拉大锯游戏。

尝试三人、四人游戏。

指导与评价要点:多人怎样更有趣地玩。

四、第四遍游戏:徒手创编拉大锯游戏

指导与评价要点:引导幼儿创造各种肢体玩拉大锯游戏的方法。

五、延伸活动:

用道具创编拉大锯游戏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会玩了拉大锯这个游戏,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道具也可以用来玩拉大锯的游戏,比如:丝巾、木棍、垫子等等。回去可以跟爸爸妈妈,跟你的好朋友也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活动反思:

童谣“拉大锯”是我开展课题首次尝试民间游戏儿歌素材,它符合了幼儿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的特点,而民间游戏中加入儿歌后,更显民间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算是给孩子缤纷的游戏世界里增添精彩的栏目。

拉大锯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民间游戏“拉大锯”注入儿歌的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而且民间游戏“拉大锯”可以在教室里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用任何道具就能玩得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班开展了“拉大锯”这一语言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表演、学习朗诵儿歌,与同伴、老师一起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拉大锯》,发准“j、x”的音。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

3.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

活动难点:能换词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事先与配班教师进行两人合作的拉大锯游戏。

(第一、二句)手拉着手前后晃动身体,(第三句)用手指着对方,(第四句)拍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打开电视,展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瞧,这些人在干嘛呢?(拉锯工作)”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与配班教师合作,念儿歌做动作。

1.通过观察教师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老师也会玩拉锯的游戏,我还喜欢一边念儿歌,一边拉大锯,你们瞧。”

2.两位老师一起边做游戏边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到我念了什么?”

(请小朋友说一说。)

3.再次表演一遍,速度较慢。

教师:“这个好玩的游戏叫什么?”

(二)幼儿学习儿歌。

1.幼儿学习童谣《拉大锯》。

教师:“‘拉大锯’游戏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

(两臂伸直,两手放前,上身一前一后做拉大锯样)。”

(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演和动作。)

2.请个别幼儿上前与老师合作,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教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想邀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来?”

4.鼓励幼儿主动找一个同伴,两两合作,边朗诵儿歌边玩“拉大锯”的游戏。

5.换词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欢的“爷爷、奶奶”等词,再次在快乐的游戏中念儿歌。

三、结束部分教师:

“‘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小朋友也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拉大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学会两人律动“拉大锯”和迁移“击鼓传花”游戏经验的基础上,学习随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2、尝试通过追逐变化游戏角色进行下一轮游戏。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游戏分解音乐、游戏完整音乐、红花、小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自由结伴玩游戏《拉大锯》

二、围坐成圆圈,跟随音乐节奏玩游戏《拉大锯》

1、倾听《拉大锯》音乐

2、结伴跟随音乐玩游戏,练习转身找到小猫。

三、学习游戏《猫捉老鼠》

1、迁移击鼓传花的游戏经验,讨论猫捉老鼠的游戏方法。

分解讨论、练习找到老鼠、老鼠逃跑及猫捉老鼠的方法。

指导语:小老鼠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玩传花的游戏,音乐停止时,小花在谁的手上,谁就是小老鼠。我们来试一试。

指导语:谁是老鼠啊?小猫要来捉老鼠了,小老鼠会怎么样呢?小老鼠在哪里跑?跑回到哪里?小猫从哪里开始追?我要来捉老鼠了,“喵”。

指导语:我没有捉到老鼠,还做小猫,你们给我加油!我站到圆圈中间,这样把老鼠看得更清楚(练习传花,捉老鼠,老师捉到老鼠)我捉到老鼠喽,可以去看戏啦,那现在谁做小猫啦?小猫要站在中间。(再练习一次)

结合童谣和击鼓传花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指导语:现在我们要把童谣和猫捉老鼠的游戏连起来玩一遍,小猫在中间要和我们一起做动作哦!小猫要把老鼠看仔细,快快的把它抓住。

四、完整游戏2-3遍。

1、创编拉大锯的方法,学习并进行游戏。

2、交换伙伴进行游戏。

五、拓展游戏经验,进一步激发游戏兴趣

活动反思:

课堂亮点:

一、选材的创新,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二、设计巧妙,游戏规则随情节发展幼儿自发讨论。

我进行的中班活动“拉大锯”,在考虑到是中班的活动比较难设计,所以在活动内容的选材上我们将大班的《逛公园》和小班《拉大锯》两首童谣重新组合而成,组合后的内容更加适合中班幼儿。在我们梅幼研究民间文化的背景下,在活动中我们选用的音乐和游戏都是具有民间特色的,也让我们梅幼对音乐研究的方向和我们区音乐组的大方向能够更好的结合。

活动建议:

一、语调表现的'艺术性;

二、游戏过程中在关注趣味性的同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音乐,随乐游戏。

但是这节课不足的是在念诵时的老师和幼儿的艺术性不够,声音不够清脆。我反思后觉得如果进行两遍完整念诵,第一遍解决幼儿对儿歌内容的掌握;第二遍让幼儿关注教师念诵时声音的音色变化,让幼儿知道在念儿歌时可以尝试用清脆、甜美的声音来念儿歌,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幼儿完全掌握游戏的玩法时,也要让幼儿能够注意倾听音乐,让幼儿能够随乐游戏。

拉大锯教案篇7

适合年龄:

2—6岁幼儿

所需材料:

制作步骤:

学习儿歌《拉大锯》拉锯,拉锯,拉倒槐树,槐树倒了,小鸟跑了。

游戏价值:

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启发孩子的想象,能随儿歌较为协调的做拉锯动作。

玩法过程:

两人面对面,双手交叉手拉手,边说儿歌边协调的'做拉锯动作,当说到小鸟跑了时,幼儿可以借助想象,学小鸟跳来跳去,可以学小鸟飞动作等。

个人反思:

在教孩子游戏时,先进行启发式,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