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事先完成的文字载体,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案起到很关键的功用,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学前班雪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前班雪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谈话: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例如: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学前班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刀、吸管、游戏棒等物品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笔、刀、吸管、游戏棒等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了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称,了解它的用途。
1在小朋友的桌上摆放着些什么东西?
2、它叫什么名字,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3、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它们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
5、你还知道哪些尖利的物品?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有着尖尖的头,有的东西有着锋利的边缘,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帮了我们许多的忙。但尖利的东西却容易伤人。
二、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当造成伤害的体会。
1、你在生活中用过哪些尖利的东西?
2、它有没有对你造成伤害?
3、为什么会弄伤?
使幼儿知道不正确地使用尖利的物品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三、讨论正确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
1、这些尖利的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
四、教师进行小结。
学前班雪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透过看看讲讲,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在游戏中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讲述,我从哪里来。
1、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明白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猜测)
教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吧,爸爸、妈妈怎样才能有一个孩子。
2、播放课件,进行演示。
(1)让幼儿观看图片,初步明白精子和卵子。
(2)哦!原先我们就是那个小圆球慢慢长成的小宝宝呀!
小宝宝躺在什么地方?(解释“子宫”)
(3)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胎儿)
(4)胎儿在肚子里呆了多长时间才出来呀?
师:在这十个月里,小胎儿又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
二、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资料。
1、引导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2、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吃东西吗?
脐带是母体孕育婴儿时母体和婴儿交流物资的通道,
婴儿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都是透过脐带来运送的。
(2)“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怎样动呢?”
(3)小宝宝立刻就要和妈妈见面了。咦!宝宝怎样出来呢?
(幼儿猜测)
小结:其实,每个妈妈的“子宫”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
当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在医生的帮忙下,
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啦!哇!哇!哭着叫妈妈啦!
三、游戏:体验母恩。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妈妈大肚子时候的生活?
请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皮球,跟着老师表演
教师按照慢慢起床
留意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
扶着肚子散步
弯腰捡东西
轻轻坐下
生下宝宝)
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宝宝出生了,妈妈还要做哪些事情呢?
2、妈妈生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她是最值得我们爱的人,
我们必须要十分地爱妈妈,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些事情……
3、《我的好妈妈》的音乐响起,自然结束活动。
学前班雪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2、根据歌词,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
教具准备:
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使其对活动产生兴趣。
--有些人忙着烧饭、炒菜,是个勤快人;有些人却什么事也不愿做,只在床上睡觉,成了懒惰人。
2、学唱歌曲。
--有一首歌把懒惰人和勤快人都编进去了。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有趣的歌。
--教师完整范唱一遍--勤快人做了什么?懒惰人又在干什么?
--教师再次范唱,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将异端歌曲唱得快一些,将第二段歌曲唱得慢一些,形象地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两段歌曲速度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勤快人热爱劳动,充满活力,懒惰人懒懒散散,无精打采,所以延长的速度不一样)--教师延长,幼儿跟唱。
--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逐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唱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3、学习歌表演。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勤快人,一组幼儿扮演懒惰人,边唱边表演动作。
学前班雪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
2、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辨认几种基本情绪。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明白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做有六个情绪脸谱的大色子。
2.课件-表情(兴奋、高兴、悲伤、愤怒、害怕、烦恼)。
3.每个幼儿一个纸盒。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两段音乐(高兴和悲伤的)。
1.这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感觉怎样样?
(听曲子"赶花会"。)
2.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悲哀、难过)。
3.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高兴、快乐)
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告诉老师听的感觉怎样?
(听曲子"北风吹,扎红头绳"。)
4.教师小结:悲哀、高兴都是人的情绪,这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表情脸谱。
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绪,并学一学。
5.提问:说出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高兴?
二、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你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情绪你不喜欢?
2、如果你生气、害怕、难过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好情绪?
3、教师小结: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
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人的身体健康的。当我们生气难过的时候,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或找别人谈谈自己
的情绪、感受,
让自己持续一个好情绪。
三、游戏:玩色子。
1.请小朋友上来扔色子,色子扔到一处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也这种表情,
并说说在怎样的状况下会有这种情绪。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据指到的情绪,做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4、教师介绍方法:(气球、情绪垃圾箱)
四、制作情绪垃圾箱。
1、教师:此刻我们要拿出盒子,你们都明白了盒子有什么用吧?
那此刻就请你们装饰一下自己的情绪垃圾箱。这样,以后也能够帮忙我们持续快乐的情绪。
2、结束语:我们小朋友快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
许多的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小朋友要想办法让自己持续一个好情绪。
老师期望我们小朋友能够天天高高兴、快快乐乐。
学前班雪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句描述故事内容。
2、能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一、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谁来了?你觉得小兔子今天要去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看小兔子的装扮,自由猜测。
2、教师:小兔子走到哪里?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猜猜它们在叫喊什么?
二、观察第二三幅图,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到底谁来了帮助小兔子的呢?
2、集体交流理解图片内容
(1)观察图片
教师:是谁来帮助小兔子的?象爷爷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帮助小兔子的呢?
你觉得象爷爷的什么像小桥?
(2)观察第三幅图
教师:雄兔子过了河心情怎么样?它们会对象爷爷说什么?它们是怎样感谢象爷爷的呢?
活动一、魔术导入,练习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师: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请看我这有个纸袋,什么也没有,吹口仙气,看这是什么。
生:手机。
师:你想给谁打电话。
生:我想给爷爷打电话,我想给奶奶打电话……(幼儿演示给亲人打电话的内容。教师指导幼儿注意打电话的礼貌)
(此环节分两部分1、魔术变手机。2、幼儿与自己喜欢的人打电话。利用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给枯燥的诗歌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练习幼儿的口语表达,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锻炼幼儿与人交谈的能力。)
活动二、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师:我也想打电话,我想给星星打电话。(喂,你好。我是×××,我找小星星。“小星星,你好啊!天空中,把眼眨,你那上面都有啥?”)你们想给星星打电话吗?(出示挂图,只露本句。)
生:想。(幼儿试着给星星打电话,练习诗歌对话部分。)
师:小星星会说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录音。(“小朋友,快长大,学好本领为国家。乘火箭呀驾飞船,欢迎你们来考察。”)(露出本句。)
师:我们来给星星打电话吧。(1、生打电话,师扮演小星星。2、师生互换角色。)
生:练习对话。(分角色打电话。例:男生和女生;一组和二组;抽生表演;同桌表演。)
师: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如果我们对着宇宙大门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宇宙大门就会向我们打开。你们想去宇宙探索奥秘吗?你们有勇气有决心打开宇宙大门?(露出整首诗歌。)
生:有。(听录音 --- 整体读 --- 抽生读 --- 整体读。)
(此环节分三部分(一)、初步感知对话内容。(二)练习对话,理解对话内容。(三)、整体感知诗歌,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通过这三部分降低了记忆诗歌的难度,并让幼儿轻松的区分开对话内容和读白内容。同时教师设置的悬念,激励幼儿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达到让幼儿理解诗歌和教师指导朗读的目的。本环节没有丝毫流露出教师生硬的教,却让幼儿在打电话游戏中轻松的学会了诗歌。)
活动三、游戏《遨游太空》。
师:宇宙大门开了,让我们开着宇宙飞船出发吧。(10、9、8、……1出发)宇宙到了,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提前布置活动室)
生:幼儿畅所欲言。
师:你们喜欢哪个星星就到那个星星那里去跟它聊一聊吧。
(此环节让幼儿在美妙音乐的伴随下去了解宇宙的奥秘,给幼儿创设对宇宙幻想的空间。又在美妙音乐的伴随下退出活动室。本节课真正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高兴的学会了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