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制定教案之前,一定要先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教案是具有指导性的,有助于教研活动得开展,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陶艺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陶艺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用泥条弯曲连接制作蝴蝶,表现蝴蝶的不同动态。
2、巩固连接的技能。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三只蝴蝶》。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讲故事,揭示活动内容。
●故事的导入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制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蝴蝶长什么样子?(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蝴蝶翅膀两边的图案和花纹是一模一样的,这叫对称。
2、学习蝴蝶的制作方法。
(1)集体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师:你准备怎样制作蝴蝶?
(2)教师小结:先搓一段粗一点的泥条做蝴蝶的身体,然后搓两根细一点的泥条盘成蝴蝶的翅膀,再用两根细小的泥条做成蝴蝶的触角。
●在这里,教师采用了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对蝴蝶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要点提示:
1)将蝴蝶的身体、翅膀、触角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连接牢固。
2)启发幼儿想象出蝴蝶飞舞的各种姿态,注意各部分连接的不同位置,制作出各种动态的蝴蝶。
4、展示作品,幼儿互评,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建议:
略
活动延伸:
结合故事开展“三只蝴蝶”的制作活动,学习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对蝴蝶进行涂色,而后表演该故事。
幼儿陶艺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探索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陶艺的独特美感与魅力,在陶艺创作中,学习制作技术,力争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个性鲜明的陶艺作品。
教学目标
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陶艺创作的工具;陶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你喜欢陶艺作品吗?
你知道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陶艺作品是泥、釉、火的综合产物。
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泥坯塑制、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
三、讲授新课
下面教你几种制作方法!
第一种
拉坯成型(以碗为例)
制作过程
揉泥
1.揉泥靠全身的重量向下压。左手提起泥团,翻卷,右手推压,有节奏地重复提起、翻卷、推压的动作。
2.注意泥团已形成螺旋线,慢慢重复这些动作。中心形成的小洞在继续揉练中就会消失。
3.随着揉练的进行,慢慢形成圆锥形。
拉坯成形
1.双手将泥团用力向下摔在转盘上,尽量摔在转盘的中心。用水润湿泥团和双手。
2.右手用力由上向下压,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推。重复一遍,然后向上拔柱。
3.当泥柱达到适当的高度,不用移开双手,用双手大拇指放在泥柱的顶端定出中心。拇指互相保持水平,规整泥柱的上部。
4.开始拉碗。抬起左手拇指,其它手形仍然保持原来的姿势。
5.开孔后,往里边加点水保证润滑。
6.估计用适量的泥拉碗形。右手食指和左手的拇指放在里边成一定角度向中心推,将孔开大些。注意双手控制好外形。
7.用拇指的指甲标出碗坯的底边位置。
8.左手不动,右手慢慢向上抬起,拇指,中指和食指同时用力使碗坯变得更薄,更高。
9.用一块海绵吸去碗里的水。
10.左手握住丝线,右手拇指与食指拉紧丝线的另一端随着拉坯机的转动,丝线的左端放在盘子上,右手拉着丝线与盘面保持平行缠绕泥柱。
11.丝线缠到碗底,切入泥中,将碗坯切下来。
第二种
泥条成型(以笔筒为例)
1.用双手手掌团出大小不等的泥球。
2.将泥球放在塑料布上。用一只手的指尖滚压泥球,搓成泥条。
3.双手来回运动,继续使泥条变细、变长。注意双手拇指如何交叉在一起,使双手稳固。
4.双手保持同样的姿势和运动,沿着泥条运动得到理想长度。
5.所有泥条搓成后,取其中一条做成螺旋,做直筒的底。
6.用木制塑刀将螺旋表面由外向中心抹平,使之粘接。
7.用刮刀压光筒底的表面。用陶针刻画将粘接第一圈泥条的区域。
8.用泥浆涂抹刻划过的区域。刻画第一条泥条。
9.将泥条放在筒底上,泥条长度应与圆周长度相当或稍微长一些。
10.沿一定角度用刮刀切去多余的泥条。这比垂直切割泥条要好,可使泥条两端的接合面更大。
11.用圆形塑刀粘接直筒内壁的泥条。
12.内壁平整后,用同样的方法抹平外壁。
13.用带有锯齿边的刮刀修外壁,刮刀应直立。
14.继续添加泥条。为了避免干燥中开裂,应使泥条间的接缝不要在同一条竖线上。
15.用锯齿刮刀的斜边在筒底外缘修出斜面。泥条都粘接完毕后,用锯齿刮刀再刮一遍,放在一旁干燥。
第三种
泥板成型(以装饰墙为例)
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
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
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
6.用刻刀切出窗户的形状,把窗户镶嵌在墙面预留的位置上,并用泥浆粘合。
你学会了吗?
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赶紧看看以下招数吧!
要使作品外形效果更丰富,我们可采取多种手法进行装饰。(欣赏数张图片)
这两件作品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图片)
什么是釉?
釉是陶瓷表面那层晶莹通透的"玻璃层",是陶瓷的霓衣云裳。釉不仅是陶瓷表面漂亮的装饰层,也是陶瓷坯体的保护层。
釉的材料也叫"釉料",实际上是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的混合物。
釉料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在窑内火烧之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施釉的方法:
1.浸釉法
2.浇釉法
3.喷釉法
4.画釉法
四、作品欣赏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学会了吗?
请发挥你的想象,完成一件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吧!
六、作品评价
1.对比一下,谈谈各自的制作手法。
2.请点评一下作品的优缺点。
3.探讨改进的方法.
幼儿陶艺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拍、滚压等方法制作泥板。
2.学会用简单的刻画工具在泥板上作画。
3.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套刻画工具,陶泥人手一份。
2.拍子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泥板和泥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们像什么?
(2)教师:一种是扁扁的,像饼、像满月,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泥板;另一种像球一样,我们也给它一个名字,叫泥球。
2.引导幼儿讨论、探索泥球变泥板的方法,并适当讲解、示范。
(1)泥球变泥板。
教师:泥板是由泥球变出来的。谁知道圆圆的泥球是怎样变成泥板的呢? (幼儿思考回答)
●此环节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火如荼改变陶泥的形状,这样既能拓展幼儿的知识,又改变了教法与学法,使幼儿对陶艺活动更加感兴趣。
(2)出示拍子:认识拍子的外形特征,了解使用方法。
(3)教师示范拍泥板。
要点提示:
1)用手握住拍子的前端部分,一边拍一边晃动手腕,这样能够让泥球很快地展开来。
2)最重要的是拍几下后就要把陶泥翻个身,以免泥巴粘在桌子上。
3)拍的时候用力要均匀。
3.装饰泥板,注意细节刻画。
(1)教师:泥板已经好了,可是光秃秃的不漂亮,我们可以在泥板上添些什么呢? (幼儿大胆建议)今天我们还要在泥板上用特殊的工具作画,你想画什么呢? (幼儿讲述,教师有选择地示范作画)
(2)教师:拍好泥板以后,我们就可以在泥板上刻画出美丽的线条和图案了。
4.幼儿尝试拍泥板并作画。
(1)教师交代注意事项及安全、卫生要求。
(2)请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轻声交流作品内容。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评,教师有选择地点评。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在美术区泥板、刻画工具,让幼儿继续进行泥板刻画活动;也可以一些种子,让幼儿在泥板上进行种子镶嵌画。多种材料、手段的介入,会吸引幼儿的创作欲望,作品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园共育 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份陶泥,用擀面杖或光滑的酒瓶代替拍子(注意不要打碎酒瓶,以免弄伤),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尝试制作泥板画,巩固习得技能。
幼儿陶艺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把泥搓成长条粘接成圆环的方法。
2.激发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湿布
2.课前让幼儿观察圆形。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作,引导幼儿观察
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二、教师边念儿歌,边做示范。
今天我们就也来做圆环,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泥条搓呀搓,搓成小木棍,弯弯腰,拉拉手,拉拉手,不松手,接在一起成圆环,圆环圆环真好玩。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放一点音乐)
1.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2.把团好的陶泥放在两手上来回的搓;
3.接自己搓成圆的长长的泥条,然后连接成的圆环,摆成各种图形。
四、评讲幼儿作品:
说说自己做的圆环像什么?
幼儿陶艺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制陶的一些基本术语,掌握新的捏陶的技法。
2、能运用多种形式制作杯子,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3、激发创新意识,提高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陶艺
2、陶泥、制作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教师:小朋友,待会儿我要请你们去玩泥巴,你们高兴吗?
二、教师以儿歌形式演示操作。
1、出示泥团
引导幼儿想象:这是什么?
我们再来搓一搓大汤圆--我搓我搓我搓搓搓。
2、教师:小泥巴说我又要变身了,今天我要跟手指做游戏。
(1)教师演示:看!这是什么动作?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我捏我捏我捏捏捏,往上捏往下捏两边捏。
(2)教师:它变成什么了?(杯子)
教师:它变好了,呀!是什么?
泥巴变身真好玩,给他们拍拍手。
三、观看各种杯子的课件,启发创作。
1、教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杯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课件
引导幼儿观看杯子的造型与装饰方法。
提问:如果让你买杯子,你准备买哪一个?为什么?
3、教师小结:杯子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水果形状、小动物形状、小人形状的。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更有趣的杯子,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做一个,看看谁做得与众不同,做得更有趣。
4、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制作杯子。
教师:你准备做一只什么样的杯子呢?跟你的好朋友说说。
四、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制作。
1、提醒幼儿认真制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捕捉幼儿有创意的想法与制作,并用照相机拍下来。
五、展示作品,师幼互评。
1、欣赏同伴作品,进行评价。
2、教师从中选出几件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从造型上分析作品的优点。
六、作品评价
1.对比一下,谈谈各自的制作手法。
2.请点评一下作品的优缺点。
3.探讨改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