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中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在圆满结束后大家是时候来写一写调查报告了,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活动,我们需要在调查活动结束之后,认真加个调查报告写好,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光的调查报告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光的调查报告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全校、全国、甚至全球的近视情况极高,对此我展开了一个调查,从而得知情况。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相关书籍,阅读报刊,游览信息,上网游览,了解近视眼。
2、查阅书本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近视眼的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是世界第二位,发病率为50%
2、小学生近视率为22.7%,初中生为55.22%
高中生为70.34%,大学生高达80%以上。
3、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率的人数占整个学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数超过6000万,居世界首位。
四、结论
1、从调查结果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升高而加重。
2、其中的因素,如: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制、改正;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对之类的问题,我们可以正确就医。像电视、手机看的太多,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一些看的时间,并做对眼睛有保护的事情。
3、看书、写字时不应卧在床上,更不用趴在床上或趴在桌上写字看书。
4、眼睛如果近视,应食用或外用药品,或多做一些保护眼睛的运动,如:眼保健操等。多向远处眺望,既可开阔眼界,又可提高视力。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一小时内,不要离电视太近,至少隔两米距离。不要长时间使用眼睛,每学习50分钟,应适当休息十分钟。
6、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
小学光的调查报告篇2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32%的中小学生在暑期中参加了课外辅导班,但喜欢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数只占6%。数据显示,家长在孩子学费上的支出占所有支出的65%,学习科目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数学、文艺等方面。其中,28%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暑期活动来提高学习成绩,26%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一、原因
如今错别字已经屡见不鲜,什么小摊小贩的招牌、网络文章、广告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此,我决定来一次错别字调查报告。
二、调查
先就近开始,从我身上开始调查吧。本来我信心满满,认为错别字肯定不会多。一调查错别字还真不少,就拿上次考试来说。有一个成语“一如既往”,而我竟然写了一个“一如继往”。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错别字例子么,调查到这里,我的脸也红了,恨不能直接用钻地术到地底下躲着。“算了,还是走上街头进行一次调查吧。”我心中暗想,“估计小商小贩的错别字也不会少。”于是,我骑着单车,来到了大张购物商店门口。
我学着孙悟空,大眼一扫,顿时就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臭豆付”。“这家是干嘛的,这年头连臭豆付都有了。应该是臭豆腐吧。”我心中暗笑,迈步走了不去,诚恳地对店主说道:“您好,您的招牌好像有点问题。”“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店主毫不耐烦地说道,“这是为了简单。”没办法,出师不利,我继续调查。没多久,我就又发现了一个“顶头上丝”,可人家却说这是为了迎合潮流。再去看网上的文章,错别字更是数不胜数,“的地得”三兄弟老是玩换位置的游戏; 还有的书中总是把“像”写成“象”……
我曾经在看电视时,听到里面的人把“高楼大厦”错读成“高楼大夏”,真让人哭笑不得。 我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王武的人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别人的心脏,使那人当场身亡,王武在写悔过书时竟把“竹溜死人”写成了“溜竹死人”,而县官不经调查,就根据悔过书定了他死罪。一个人因为两个字的错误赔了性命,这样严重的后果真叫人听了不敢相信。听了这个故事你说王武死得值不值?
三、分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会有这么多的错别字。”一番调查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有人可能是不太熟知祖国汉字的使用方法,例如我把“一如继往”给写错了,还有把‘的地得’用错地方;有的人大概是为了简单,减少笔画,比如把招牌上的‘腐’写成‘付’;个别人可能是为了迎合潮流,吸引更多顾客的来临……”看来,错别字也是多种多样啊。
四、建议
“总不能把那些把汉字写错的人塞进小学课堂吧?那该多滑稽啊,真不亚于唐僧娶妻。”我头疼地想着,好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真应该来个错别字宣传班,把那些容易错的字都宣传出去,并且提醒大家注意,告诉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而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应该多加注意,千万不能让错别字这个家伙来‘偷袭’。这样的话,估计错别字出现的几率就会小多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这次错别字调查行动也就完美落幕了,如果所有人都能正确使用祖国汉字,这该多好啊。
小学光的调查报告篇3
现在,我发现有许多小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校外的小卖部里去买东西吃或买玩具玩。可是,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为此事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利用这个周末的时间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他们有的说:是同学的。有的说:是我的。可是,这些同学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决定去问问这些同学的家长。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给他坐车钱,他还是那么迟才回来,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去偷爸爸妈妈的钱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捡到钱不交给老师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十,妈妈给他的坐车的钱,却用来买别的东西的同学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这些经常带钱来学校买东西的同学当中,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占百分之三十。他们大多数是因家长给他们的车钱或给他们在学校订学习资料的钱来买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学是去偷爸爸、妈妈的钱,他们趁没人时再去偷的,这样使小学生养成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
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是从这些地方得来的:
1、有的学生在地上拣到钱不给老师,而是去买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学生让别人请客所以有了钱。
3、爸爸、妈妈给他们的搭车钱,他们却用来买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手上的钱,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偷偷地拿来买东西的。
建议
小学生从小就有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长必须得把这件事好好地处理,不能再让小学生发生这种事了。
小学光的调查报告篇4
在我们身边,你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就潜藏着一些在步步威胁着中华民族汉字传统文化的杀手——错别字。为了发现社会上错别字,我就在今日做了一次调查,下面是我的调查成果——
我共调查了11家,其中有4家含有错别字,共有8个错别字,占调查的36.36%。这些错字的错因有:同音混、故意混、形近混和不认真、手误致错的。同音混的在错别字中比较常见,属于别字。如:淦江路附近的一家餐厅名为“食新食异”,很显然,与四字词语“实心实意”相混。同时还有些故意的成分,为的就是能吸引顾客的眼球。形近混的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同样属于别字。如:在复康路路口设置的一块指引牌把“王顶堤派出所”误写成“王顶提派出所”。这因为“堤”与“提”相近就写错了。而这里面也含有一些不认真的因素。还有一种,是一块立柱式路名牌上,一面写的是正确的“天拖北道”,而另一面却是错误的“天托北道”。还是和上面那个例子的错因一样,形近和不认真致错。而不认真致错是错别字中最常见的,最明显的还是复康路王顶堤桥附近的一个写着“第05006号110报警点”的街角牌误把“咨询热线”写成了“资咨热线”。可以说,现在的错别字搞笑的都不能再搞笑了!
所以,我提出的建议是:希望人们不要再粗心了,一定要细心!各位老板们也不要拿替换过的祖国的成语当自己的店名了。因为现在的错别字很容易使小孩子们受到误导,从而可能使中华民族的汉字传统文化走向错误的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好汉字,这可是我们祖国的文字啊!
小学光的调查报告篇5
本次小课题研究,我们选取的是《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及设想研究》这个课题,为了在研究过程中,更有目标,少走弯路,我们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结合我校学生的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调查内容:
课前预习现状情况调查问卷
一.选择
1.你认为课前预习重要吗?
a.重要 b. 不重要
2.你平时有预习的习惯吗?
a. 有 b. 偶尔有 c. 没有
3.你的预习是谁要求的?
a. 老师要求 b. 家长要求 c.自己主动
4.你的预习一般用多长时间?
a. 10分钟以下 b.10—20分钟 c.20分钟以上
5.你的预习有没有目的?
a.有明确目的 b.无明确目的
6.你预习时查过课外资料吗?
a.查过 b.没查过
7.你认为课文预习中哪些问题重要?(多选)
a. 字,词 b.句意 c.中心思想
8.你预习是怎样做的?
a.做记号 b.不做记号
9.你是否带着问题去预习?
a.是 b.不是
10.你预习的方法多还是少?
a.多 b.少
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 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
1、初期阶段,先让学生对字词句学会预习: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学字(生字、形近字、多音字等),词语(优美词语、词语搭配等),句子(优美的句子)。
2、中期阶段,在学生对字词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再让学生在读中初步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读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后期阶段,让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并培养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
小学光的调查报告篇6
一.调查的原因
零花钱对于现在的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纵观我们班同学的零花钱,多则几百元,少则几十元。有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我们疑惑,为什么零花钱会决定学生的地位?同学们这些零花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就关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用事实引导、教育小伙伴们平时改掉不良消费习惯,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
1. 学会设计调查表,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学会设计调查表,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查找资料
四.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1.问卷丢失
2.存在分歧
五.调查过程
我们首先制定了活动方案与分工,然后庄雅然和陈雯颖查找了网上的调查问卷,把一些题目作为参考,然后开始制作调查问卷,一共做了七题。例如:你一个月的零花钱有多少?你把零花钱用在哪里?同学生日时你一般送什么样的礼物?你一般怎么买文具?你的零花钱的来源是?你家长有没有教你理财接着我查找各个国家的对待零花钱的方法。发现了: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美国让孩子学会理财,新加坡倡导孩子储蓄
查找完毕后,陈雯颖开始打印问卷,而我则用电脑搜索一些有关零花钱的真实故事。突然,“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富, 10多岁小孩攒20多万元零花钱”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我大吃一惊,嘴巴张大 成“o”形,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惊。我马上点开查看。发现这个班级中花钱大手大脚的大鹏与班里数一数二的“零花钱大王”xxx很像。他的零花钱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他经常把钱花在零食,玩乐等事情上,有时一拿就是一张百元大钞,习惯很不好。
周一时,我们一起在下课时间发放并回收了三十份的调查问卷,庄雅然开始把问卷分类好,画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我制作了这份调查报告。
六.调查成果
我们统计出有7同学每周有10-20元的零花钱,7名同学有6-10元零花钱,5人有0-5元零花钱。而每周有零花钱40以上的同学只有4名。零花钱是家长给的同学较多,有14名,分别有16名同学是通过劳动和考试考好取得的。还有13名同学是有需要时才给,有三人选择了其他。17名同学把零花钱用来买书和文具;把零花钱用来买零食和用来娱乐的同学各有7名;三名同学用来买盆栽,4名同学用来买折纸;还有两名同学用于其他。我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合理的零花钱,是有少数家长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而大多数同学也会自觉把零花钱用到买书和文具上,只有小部分同学会用于其他。
我们发现的理财故事和方法
理财方法:
学会记账。把自己这个月零花钱的支出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看看自己是怎样花完的,并在下个月更好的分配它。2.存钱。你可以像新加坡的学生一样存钱,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数目惊人,再去买一个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
3.提前想好自己这个月的零花钱怎么分配,好好执行。
理财故事
十一假期,家住上海市彭浦新村的老周夫妇的心情沉重:夫妇俩“没日没夜”打了一个月工挣了20xx来块钱,却被儿子拿去办了一个同学聚会。 “为了供他读书,我们两个吃苦受累。难道供吃、供喝、供穿、供读书还不够,还要供他虚荣吗?”老周妻子十分伤心。 老周感叹:“对儿子我们是掏心挖肺了!”6年前夫妇俩双双下岗,老周开始每天清早骑车挨家挨户送牛奶,忙完后赶到装饰市场替客户送材料,晚上又要在停车场守夜值班;妻子则在早上去证券公司做清洁工,下午到小百货店当营业员,夫妇俩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不过20xx多块钱,日子过得清苦。 可是读高二的儿子却“高标准、严要求”。开学时,他看到同学都有车子接送,竟软磨硬泡要父亲租辆车送他去学校。国庆长假里,又提出办一个同学聚会,为此他一会儿宣称绝食,一会儿装病不去上课,逼着父母凑足20xx元供他花销,因为“大家轮流做东,出手大方,我也不能坏了规矩,以后在学校还要做人的”。老周叹息:“我吃了没本事的亏,现在再吃力也要让儿子多读点书。”儿子高声叫:“你们赚点钱还不是给我用的?派头这么小,老实讲今天这点钱,人家玩得还不高兴呢!”
虚荣心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因为有了虚荣心,才会向父母提出一个个不合理的要求;才会互相攀比;才会不谅解父母;才会对父母大吼大叫试问,这样不孝的行为,出现在我国这种礼仪之邦,若是孔子看见了,可能会叹息道:“我的弟子们为世人编制了著作,‘百善孝为先’,这句至理名言为何被你们抛之脑后呢?”
七.结论及建议
俗话说:金钱是把双刃剑。唐朝名臣张说在《钱本草》中提出:钱,味干、大热、有毒。言外之意就是——钱是一味药,药能治病,亦能致病,只有服之得法,才能避灾去祸,延年益寿。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要乱花父母给的零花钱,因为这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把金钱浪费在一些使你玩物丧志的东西上,还不如攒起来等到父亲节或母亲节时买个小礼物,给父母一个惊喜。或是把它花在学习上。另外,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既然如此,那我就可以任意买文具和书了。这也是不好的现象。文具是供你学习用的,不是摆设,也不是炫耀的对象。如果你买来连看都不看一眼,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乱花钱不一定就在零食和玩具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并且,要学会理财,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库”。并且,就算你的父母给你大金额的零花钱,你也要分配得当,不能几天就花完,要存起来。
学会理财,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